D17:威海天空之镜→烟台养马岛|快乐惊险的电瓶车环岛
前情提要(必要的)
傍晚,经过了一片长长的工业港口区,我们来到了「天空之镜」这个景点。而这是一个五星级露营地,我们对此评价非常之高。
大片的沙滩海岸,海量免费的停车位,海岸线长长的露营停车地,免费的卫生间、更衣间、淋浴和冲脚区……甚至沙滩上还有免费的沙滩椅,要知道这些在任何一个海滩都是收费的。
我们在冲脚水龙头上接水刷牙洗脸后,回到车上准备露营,因为位置太好了,我们决定打开边帐并支起我们的布房子。费了挺大功夫才研究明白怎么装,但是找不到风绳了,凑合开着了,我们打开了三面的外帐,只放下里面的蚊虫网,回到车上睡觉,恙儿打开窗户让车和边帐布房连成一体,我们听着海边的潮声和虫鸣,沉沉睡去。
威海
布房垮塌事件
半夜下起雨来,最开始是很小的雨,恙儿睡觉是戴耳塞的,她没有听到,但我听到了。后来小雨变成雷暴,但我在车里睡得很香,完全不想动弹,第二天一早,我们的边帐布房被雨水压塌了。
我们在车里就看到布房塌了,还寻思雨小一点出去收拾一下,等出来收拾的时候才发现,三根撑杆有两根接地处变形,一根横杆已经断了。
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布房拆下,边帐收起来。里外满是雨水泥沙的布房收起来后勉强塞入原来的包里,比过去沉了一倍有余。我忽然开始厌恶这个东西,昨晚和恙费了很大功夫装好的时候就有点不喜欢它,或者更早我曾问恙儿想要一个大天幕还是布房的时候,恙儿选的是天幕,但被我说服买了布房。
布房装起来以后,我就不太喜欢它,不通透,正如它的作用一样,它支持的是在里面生活、睡觉,而不是短暂地休息、煮茶、做饭,自然不通透。店家其实有跟我说搭好以后要拉风绳地钉,并且有一定的倾斜角度,防止雨水堆积。我昨晚也记得这些,但找不到风绳在哪了,只用地钉打了周围的连接点,也留了倾斜角度,但因为布房是四方形的而不是三角形的,即使有倾角,也会因为布的下垂弧度而产生积水区域,最终压垮布房。而铝合金的细细脚管并不能抵挡太大的压力(我觉得抗压能力也太差了)。
面对这摊烂事儿,我跟恙儿说,我想把布房丢了。布房很贵,算了一下套装减去边帐,单独要 600 块。用了连一次都算不上,因为它在第一次使用中垮塌了,里外都是雨水。恙儿说以后还会用吗,如果确定不会用了,可以丢。因为它的贵和新,我们把它丢到垃圾桶边了又提回来,又再次丢掉。我们这次旅行又很极限,虽然比不上从厦门搬家来的时候,但仍旧让无用之物塞满了车和车顶箱,这个布房经过一番折腾后,又脏又重又膨胀,车里已经没有它的位置了,而用起来不通透又麻烦,未来也不想用它,我们毕竟是电气化车里露营,条件要比任何帐篷都好得多,实在没有理由继续用它。
当然今天再看我又有点后悔,无论如何应该把它拖回龙口老家给我爹的,家里可以把它晒干、收拾好,我爹的露营车或许用得到它,或许也用不到,只是当时脑子里没有出现这个选项。
海边还在下雨,但是旅行要继续,收拾心情很重要,于是我们在下雨的海边,打开后备箱,在后备箱雨棚下,支起早茶设备,喝了今天的早茶。
再往后,雨过天晴,天空之镜展现出它原有的美来。
我快速地联系了商家,补了断掉的三根杆子,150 大洋。当然这三根杆子根本不值这么多钱,它的强度也可能无法支撑后续的使用,只是此时此刻,需要让事情快速复位,更好的方案或许要下次回基地的时候再准备了——但是,经过最近的很多事情,比如我们的充气床垫,比如这个布房垮塌事件,我脑海中反复回响罗永浩说的「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筹备出来的」这句话,跟恙儿抱怨自己是猪头,被恙儿一顿安慰。
往露营区的北面走大概 200 米,就是天空之镜真正的旅游区,这里有充电站,我们插电充着,开始溜达这个区域,这里青岛有的水上项目,这里都有。还见到了十几年前叶大条在舟山玩丢自己普拉达眼镜的大轮儿自行车。
不过这些项目的价格可是惊掉下巴的,我们拍了价目表,你没看错,摩托艇自驾一小时 2000 元。
恙儿说浮潜还算便宜呀,我问她你浮潜过吗,就是给你个面罩然后让你趴水上,我自带设备白给还差不多。
看起来这里更多是给团建之类的租场地,如果个人来玩的话可能不太尽兴。但记得往南 200 米是五星级露营地哦!
车子电充得差不多了,我们准备出发前往烟台。威海其实最值得去的是刘公岛,去看甲午海战的博物馆,以及定远舰的仿制品。我很小的时候和老妈来威海旅游去过,那个时候只觉得风浪挺大的,岛上很拥挤。不知道为什么从龙口到威海只有二百来公里,我们那个时候坐的确是卧铺大巴车。可能因为 G228 不穿过威海市区,我和恙没有去威海市区,没有贴着威海的海岸线再走一圈,而是直接走内陆线直奔烟台了。现在想起来有些可惜,但我们从厦门一路走沿海,已经见识了一两千公里的、各式各样的海岸线,虽然不会审美疲劳,但也不至于特别想绕路一看了吧。
中午在一个商场下吃的「咱妈家海菜包子」。
烟台养马岛
一路沿 228 国道继续往西,路上遇到了一个被大风吹断的风力发电机,每当我们压力大的时候,就可以想一下压力有没有这个风电机大。
很快到了烟台的养马岛,养马岛在烟台的牟平区,以前是牟平县。近些年在小红书上颇为出名,我们来的时候刚好已经是淡季了,入住民宿,这家民宿也是那种公寓楼民宿,有开放式厨房和洗衣机,品质不错,不过我们已经快到龙口了,打算回家再洗衣服。
楼下的车库入口就有电瓶车租赁,这里的电瓶车租赁很有意思,大家直接使用的是台铃自己的小程序系统,做大厂的分销商,整个租赁区只有一个只会牟平话的大爷看着。我们看到有边三轮(恙儿叫它小八嘎),想租这个,大爷很负责地说三轮车上不了养马岛,我看它有摩托车牌,问有摩托驾照 D 证也不能吗?大爷说不行的,后来我们确实在养马岛到处都看到严禁三轮车载人的标语。
出发的时候下着小雨,我们试图打伞,但车子动起来风太大,最后决定淋雨骑车,也是开心。进岛以后,我们沿着官方线路逆时针绕岛,中途从一个酷哥那里买了五块两根的淀粉肠,又在一个小吃区买了一杯烟台苹果鲜榨果汁。这里景区的餐饮店都有一种山东式的秩序,也有一种山东式的土味,我们都很喜欢。五元两根的淀粉肠甚至被打印成了巨大的海报。
电瓶车的好处就是说走就走说停就停,开车的话,从有一个念头到立刻执行,车子也要跑出三五十米,而犹豫一下就已经开出两三百米了,电瓶车则是随时停车随时掉头,随时上马路牙子。我们就是这样走走停停,看到了一个摇滚乐队的雕塑。
养马岛有点像北方的平潭,骑摩托车环游很有意思,我们来的时候已经是淡季了,能看到岛上海量闲置的电瓶车,规模比平潭大得多得多。大概骑到环岛进度 70% 的时候,眼前忽然出现一排交警,我摩托车手之魂立马被激活了,距离一百多米就停下来对峙。然后那些平时不骑摩托的朋友们都莽撞地往前骑,纷纷被拦下来,不带头盔 20、20 地罚起款来。我看了一会儿,直接掉头就走,身后的交警开始大喊逆行、逆行的。往回走才发现,这段环岛路的这一段真的是单行道,不过因为是淡季,几乎没有车,只有电瓶车像飞蛾一样扑向守在终点的交警阵列。
其实头盔就在我们车上,但套上头盔再过去,怕不是要被奚落一番再罚款。我跟恙儿说,我们现在电瓶车载人、电瓶车改装、电瓶车无牌、电瓶车不带头盔,总有一条可以被罚,但电瓶车的优势就是不记名,只能现场执法,那我们要利用好这个优势,风紧扯呼去也!
我们回头找了一条直穿马岛的路,绕过了检查点,把他们背后的一小段又骑了一下。最后回到南岸,离开养马岛。
离开养马岛,天空又开始淅淅沥沥地下雨,我们去两公里外的一家海之角牛肉面吃饭。进去以后我点了一碗普通牛肉面 20 元(至尊牛肉面是 34),半斤猪肉大葱水饺。当我说出猪肉大葱水饺的时候,老板娘竟然用责备的语气道:哎呀你怎么能点猪又大葱水饺呢(会牟平话的自己脑补一下),我们店的特色是墨鱼水饺和鲅鱼水饺。我跟她解释我们一路沿海岸线过来,什么水饺都吃过了。然后她又絮絮叨叨地说很多人可能在别家吃了不好吃有阴影了,但我家不一样云云。我说我就是龙口人,然后她倏然变色,不再言语。
我们最后还是吃了一份鲅鱼水饺,不是因为她的推销,而是因为我们没太吃饱。回到山东后第一次看到水饺按斤点的还是有点不习惯,但我很快用速冻水饺包装袋上的净含量推断出一斤水饺大概 24 个——但实际上山东大水饺上桌的是半斤 10 个。味道确实还可以,但也就是山东正常水准。
晚上回到民宿,时间比较早,久违地,我们一起看了电影《还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