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0:平潭→福州→杭州
9月1日时间线:平潭→杭州
平潭的清晨,我们又在五点钟起来骑电瓶车去很近的沙滩上看日出。有男男女女腰上拴着跟屁虫出来游早泳。
我们在福州乐堤港吃了个饭,吃的是恙儿学生时代喜欢的日料,那个时候叫「达摩食堂」,后来改叫「迪摩食堂」的。但恙儿觉得味道没有大学时代好了,不知道是它确实变差了,还是回忆有加成。
在乐堤港的理想超充站,也有一段不太愉快的回忆,我直接引用当时的朋友圈内容:
因为在福州乐堤港吃饭,刚好有理想的超充站,就顺便充一下电。说是40分钟充好,但又只充到95%(实际充到93%),提前结束的时间没有算在预测时间内,为什么我们这么清楚呢,因为我们定了一个提前10分钟结束的闹钟,结果闹钟还没到,已经提示结束充电开始计占用时了。
我买这车三年多,第一次在外面用理想自家的充电站,也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电动爹。
事实上我们吃完饭,我去上卫生间,恙先下楼拔充电头,那个头还拔不下来,最后被扣掉10块钱,电费优势尽失,可能理想的意见是你最好待在车里等。
看图3这价格表的复杂程度,只有一级价格歧视对象才能用吧。
不过傻逼归傻逼,该买理想股票还是要买,最近要发i6了,可以买一点。
9月1日的时间线上,在迪摩食堂吃完饭后我们就直接上高速决定当天开回杭州了。因为从厦门搬家而来,整个车上装满了东西,并不方便我们在各种盘山路上开来开去。东部海岸线上花的时间太多,我们更想早点开启东北、西北之旅,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先回杭州整备。
开到傍晚六点,去路过的廿八都镇吃完饭,发现这个镇子似乎还不错,但我们就是来吃个饭的,天已经黑了,继续赶路。
我们在隆兴斋吃了一个豆腐、一个炒笋丝,味道都还不错。
再就是一路顺利,回到杭州了。
6月3日时间线 福州
旗山万佛寺
福州,又称虎纠(方言口音),是恙儿读大学的地方,所以在福州是恙儿带我玩。我们住在东百城的亚朵酒店——是的,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开始全民宿之旅,因为没有带纸纸,也可以住酒店。晚上的东百城有一个全女子乐队在演唱翻唱歌曲,我们饭后驻足听了一会儿,直到开始下雨,我们回到酒店。
第二天早晨,先在酒店吃自助早餐,中规中矩。
今天的第一站是福州旗山万佛寺,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寺院,占地1310亩。从酒店往南开只有几公里的路程,寺院占地面积很大,但建筑并没有很多,所以进来后有很多停车的地方,随便停下。
右侧的万福讲堂还在建设,从外面看已经是宏伟气派了,但进去后发现空无一物,还没开始装修。
这是我和恙儿第一次拜访寺庙,也是我第一次去了解恙儿熟悉的领域。第一次知道晨钟暮鼓,木鱼云板。撑着伞走路,恙儿随口就能流利地背出心经的全文来。
这一天下着雨,时大时小,寺里几乎没有游客,在连廊里走着听着雨声,非常惬意。
中午我们在寺里的素斋馆吃了素斋,菜品很丰富,门口虽然写着价格随喜,但收银员还是会固定收一个28元。
万佛寺里有一个很大的乌木金丝楠馆,里面放着很多木雕。这个馆在这里很妙,和有财力消费的人匹配上了。也难怪老板会骑这样20多万的摩托车了。
我们离开乌木金丝楠馆,外面有它的一个仓库,恙儿扒门缝往里看,有个东北口音的中年和尚一手提着装菜的塑料袋,气势汹汹地问:「干什么呢?」「真有好奇心」。想起此前在大雄宝殿门口,一个扫弄香灰的和尚跟我们说了几句啥,因为正在观雨,没听清他的方言也没理会他,他就嘴里不干不净地念叨了几句,随后开始加速念经,像是祈求佛祖原谅恶语一样。于是这时候我和恙儿展开了很长的讨论,关于这些和尚可能的背景、关于和尚和普通人的区别。
万佛寺进门处有一个很大的水池,中心是菩萨和菩萨们,周围有一圈院墙全是福字,是全国各地寺庙通联敬赠的福字,有径山寺的两个福字,还有少林寺前方丈释永信的题字,不知道此时此刻是否已经拆除,如果有读者读到,请替我去调查一番。
福建师范大学
从万佛寺出来,我们来到福建师范大学,校外车辆不让入内,我们停在对面,也没有预约就直接从敞开着的小门走了进来。这里是恙儿的母校,她带我漫步在她学生时代所走过的每一条路上。
旗山校区依山傍水,非常美丽,尤其是远处就是高山,颇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感觉。
我们去了恙儿上学时的宿舍楼,还去她楼下的停车间找之前丢在学校的自行车和电瓶车——自然是没有找到,但那个寻找的过程和心中保有找到的一丝希望颇有意思。
傍晚去到校外的小吃街转悠,吃了她学生时代喜欢的凉皮,还跟老板搭了讪,确认就是当年的那一家。
在小吃街买了福鼎肉片和小笼包,拿回到校园里的食堂吃。
在离开学校之前,我们坐上了福师大的小白车,绕学校转了小半圈看看最后的回忆。小白车很有趣,在学校里环绕穿梭,学生只要挥手喊一句「小白!」就会停下来。入座后扫天花板上的二维码支付,就会在司机的iPad上显示哪个座位支付成功——当然这有bug,因为下车的人不会被更新。
西禅古寺
由于在旗山万佛寺看到的大而空的寺庙,和遭遇两个恶僧的不悦经历,恙儿说要带我去市里面的西禅古寺逛。
西禅寺位于福州西郊洪山,创建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是福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佛教寺院之一。由闽王王审知之弟王审邽出资兴建,初名“长庆寺”,后改称“西禅寺”,取意与东禅相对。宋、元、明、清均有扩建与重修,香火鼎盛。民国时期也曾作为福建佛教协会所在地。
第二天早晨依旧是亚朵的自助早饭。
西禅古寺在闹市区里,寺门不像是可以走车的,以至于错过了去,绕了一圈又回来停好。进门也有个水池子,当然小多了,也没有菩萨蛋糕,只有一个观世音菩萨拿着净水瓶默默站立。
佛前一黑白花猫,非常粘人。
西禅寺不大,但规制齐全,很快就能逛完。在这里还第一次见到了荔枝树,寺庙里还有一棵宋朝到现在荔枝老树。
三坊七巷
出来西禅寺,去附近的「搭膳·福安味道」吃饭,土豆饼、糖醋排骨、芋头丝炒肉。随后去逛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鼓楼区,是保存完整的唐宋坊巷格局和明清建筑风貌的历史街区,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为衣锦、文儒、光禄三坊,“七巷”为杨桥、郎官、塔巷、黄巷、安民、吉庇、宫巷。这里曾走出林则徐、严复、林觉民等历史名人,文化底蕴深厚,现为国家5A级景区。
走的累了,随便进入一家安静的麒麟书局,点了两杯茶,吹着风扇休息。
巷子里参观了林则徐的展览,不知不觉走到核心大路上,见到了传说中的爱心树。
临走在一家本地瓦煲奶茶店点了两杯奶茶。这家店很有意思,整体设计非常中式,连叫号和票据都采用中文汉字。
下午五点钟,我们开车到福州站还了卡罗拉,在高铁依依惜别,各奔南北。
新的旅程
看那时的照片仍然能感受到分别的情绪,好在这是今年6月的事情了,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完成了从厦门到杭州的搬家,也把家彻底收拾完毕,在一起过上了每天一起做饭、看电影、读书、学习王德峰道德经、前后座骑摩托车逛湘湖的日子。
我们将稍作休息,开始从杭州→山东龙口的新旅程。
一毛一恙环中国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