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学习中的一些小发现
产品经理会对事物规律和发明原理更感兴趣,于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对这些地方就格外关注,这里记录下来,也算是自己的学习笔记,也算是给朋友的一个初级科普。
节奏
为什么日语歌曲在亚洲音乐中如此重要,又撑起了华语翻唱的大半壁江山呢?
日语本身是有节拍的语言,日语中有促音和长音之说,促音即半拍的停顿,常规发音是一拍的话,促音就是在发音中停顿半拍。咱们常在日剧日漫里听到的「桥豆麻袋」,桥豆之间就有一个停顿。
而长音则更有趣,延长一拍。比如还是日剧里常见的「欧巴桑」是阿姨的意思,而「欧巴啊桑」,巴的尾巴再拖长一点就是奶奶了。同样的还有「欧吉桑」叔叔,变长「欧记忆桑」后就是爷爷了。这也是为什么约翰列侬的媳妇小野洋子有时候被叫大野洋子,因为日语里小野是ono,大野则是oono,但英文世界里似乎不严谨区分长短音,实际上是应该叫小野洋子的。
综上所述,日本人从小的语言教化中就要不断学习节奏,二分之一拍,一拍,两拍。这对于音乐来说无疑是有着极好的训练作用。
押韵
相对于中文复杂的辅音来说,日语的五十音学习无疑是简单了很多,所有字均以元音字母组合a、i、u、e、o(阿、姨、乌、爱、欧)结尾。于是乎,在日语歌中,作词押韵成了极其简单的事情。更能找补的是,如果如此简单的押韵都难以实现,还可以通过动词变形,变到想要的音上去,表意也近乎没有变化。
日语的节奏也好,押韵也罢,简直是音乐创作的绝佳工具了。
声调
中文相对于英文和日文,最复杂的地方在于声调(杀,啥,傻,煞),在英文和日文中,单词只有重音没有声调,而中文每个字几乎都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更不用说粤语了。英语和日语的发音,只用在意在哪个位置飞上去或者掉下来即可。抗日神剧里面的日本军人说话基本上都是机关枪一样突噜秃噜一长串到最后落下来,正是日语的音调。
正因如此,你也可以按照喜好和使用场景给他们加上自己的声调,比如天海佑希在《女王的教室》里面说纳尼的时候说的是「那你」,而jojo里就会短促的说「哪妮」。说来也有趣,用中文的汉字即可模仿出这些音调来,而英语或日语是无法「写」出音调的。
时态和词型变化
中文是没有动词时态和词形变化的,要加一些外部辅助,比如他杀了人,这个了代表过去,但说他杀人,就无法知道是已经执行了还是即将要做,还是这个人的属性,听起来怪怪的。英语和日语都是有时态的,所以他们的描述更为精准。
而日语的词形变化更是最最令人头痛的事情,不同维度上的变化数不胜数:肯定与否定的变化,现在与过去的变化,て形,未然、推量、意志、劝诱、使役、受身……还有敬体和简体的变化……作为学日语只是为了兴趣而不打算在日本社会生存的人,我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敬语学习了。
为什么没有英文弹幕
中文是世界上视觉阅读效率最高的文字,这就是象形文字的优势。虽然量子速读是骗傻子的,但中文的确可以做到一目十行而英文则不可以。中文可以甚至乱打序顺读阅不也响影你对语义的理解,不信你仔细看看上一句。
英文里每一个词都有它的意思,准确,当你写错某一个字母的时候,重新定义它的原意就变得很困难。但中文则可以通过发音、或者字形找到类似的字得以快速理解其意思。我们甚至可以通过错别字的错误,知道写作者用的是五笔还是拼音输入法。
英文每个单词长度较长,在横向滚动又一段一段出现的弹幕上,表意的效率极低,阅读效率则更低。这个可以用youtube弹幕插件体验一下。而另有人在github上做过一个项目,把你要看的书放到一个只显示一个字的框中,点击开始,就会在这个框中飞快的闪现这本书的每一个字,结果发现这样的阅读效率反而提升了。这就是人脑对中文象形文字处理的机制和对英文单词处理机制的不同。不过我只是一个爱好者,具体的不同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下paper。
日语则是综合了中文汉字和英语的特点,片假名主要用于书写舶来词、植物和强调等等,基本上就是用日语假名完全复写了英语,这也是学习时的一个巨大困难。我常常会觉得毫无意义,因为你知道一个更准确的英文名字,却要用很奇怪的日式发音把它翻译成片假名的时候,会显得自己很古怪。
日本为什么文盲率世界最低
这个本身倒不必鼓吹日本基础教育做的好,实在是日语学习入门太过简单。中国人学习日语自然会亲近汉字,但在日本,汉字是高级知识分子用的。汉字用的越多越生僻,分子就越高级。而我们看那些幼儿园的小孩子写东西是全假名的,所谓假名就是类似中文的拼音。一共五十个,而大部分日语学习者在这第一步就卡住了,殊不知,过了这一步就过了三分之一。
一个中国文盲会说话但不能把它们写出来,但一个日本文盲,只需要晓得如何书写五十音,就可以轻松地把这些话写成文字,而这些文字在日本也是通行的。(中国没有用拼音字母书写的吧)
日语的这种特性让日文的普及教育变得极其简单。
日语的多音字
日语的多音字也是一个要命的事情,中文的多音字已经比较复杂了,但日语的只有更复杂,因为除了「菊(kiku)」以外,日语几乎所有的字都是多音字,只要它作为一个单字出现,就必然和作为词中的一个字发音不同。比如生ビール,生啤中的「生」是单字,就叫nama;生まれて(生孩子的生)中的「生」发音是u(中文拼音里是wu);而它在一个单词「中学生」中,就要念(sei)了。
表意不同发音不同,表意不同写法不同,本来在中文中也多有,比如后和後,发和髪等等,都被简化了,而我认为这些属于失败的简化。
日语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并且很多变化显得颇为随意,比如标准日本语诞生之前,很多发音和写法都不统一,比如動き、誘い之类的是不带这个假名小尾巴的,但这样就不容易确定多音字的发音,后来在标准化进程中,誘い、誘導通过这样的小尾巴可以分辨出来。这个在金田一春彦的《日本语》里有提到,但我不求甚解,粗略地写出来。
中文还有什么优势?
中文是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氕氘氚这三个奇怪的汉字你可能不知道怎么念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但你大概知道它跟气体有关,并且很有可能跟元素周期表上的东西有关。饕餮看起来很复杂,但也知道和吃有关。
而中文的极致,就是诗词歌赋、书法和成语了。极致的工整,方方的字,方方的诗文,具备自己典故、传承千年下来的成语,从哪个角度看都极其美观壮丽。
哪种语言最美
那天看到朋友发的一个视频,法国街头采访路人问哪种语言最美,就忽然想写这一篇小笔记。
语言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设计过程,设计理念里是否拥有时态,动词名词变化,是从上而下的语言,还是从下而上的语言,是精准的语言还是暧昧的语言,都和民族性格有极大的关系,语言本身是民族性格的延展,也是民族性格的桎梏。
我们很少能在思考一件事情时能突破语言本身的限制。也正如很多如我一样的初学者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一定是用中文思考,翻译成外语。我在学习日语和英语的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感触,日语更容易听懂,因为屋里哇啦一大堆,有用的关键词少,副词更多;而英语更好表达,因为英语直来直去,也没有那么多陌生人礼仪,想到什么说出来就好了。但日语表达的时候,我们很难像日本人一样思考。当你要阻止别人干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用英语你可以很轻松的说出来「Hey you can't do this.」,但日语就得绕好大一圈子「すみませんが…」。
由于语言是每个人都在使用的东西,很少有人能感受到它潜移默化的力量。回想一下中国的荒唐年代,是不是要先在语言上打倒对方,杀人诛心,红底白字的口号,一些战争化的用语日常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什么?这个问题留给各位自己思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