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主荐书:《江城》,作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

2020-04-09 讲点正事儿


这本书读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一个问题就从脑海里浮出来:为什么我曾觉得西方更文明和权威,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印象?疫情期间,令人大跌眼镜的就是西方表现出超乎想象的荒诞。

《江城》只听名字,会以为是我生活了四年的武汉。看封面,以为是我去过两次的重庆,但开始读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四川小城涪陵,它为大家所熟知的是榨菜,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台湾主持人念错了涪字,又让它火了一次。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来中国内地小城涪陵做志愿者教授英语的故事,他在这样的一个小城里生活了两年。一般人会把通晓中国的老外称作「中国通」,但何伟更像是变成了涪陵人,只是直到最后他都无法被忽略样貌上的明显不同。
一个发达国家最著名大学的硕士在96年来到在中国都排不上名号的小城教书,「降维」两个字是从头到尾的感受。这种降维又不似三维到二维那么夸张,更像今天在一线城市生活的我们回看过去的小镇生活一样。于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也有了答案:在96年,我们并不能从一个中国人的描述中得知中国是怎样的,要谈论中国是怎样的,必须有参照系,必须知道世界是怎样的,发达国家是怎样的。
在这样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十八线县城中中国人的群像:被刻意安排得不关心政治,噤若寒蝉地不讨论政治,所有人或多或少的都被统一了思想,一门心思提高生活水平,并没有精力在意人权之类更遥远的事情。对老外充满好奇,既友好又敌对,校园篮球赛会因老外的参与而变成为国争光。
令人欣慰的是,英语系的学生们被引领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作者交朋友的人也都或多或少有所收获。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真挚与诚恳,更高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我们看到的友谊都是真实的。
因为时间点刚好在三峡大坝工期中,关于库区的民生百态,书中也有很多描写,如果看过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会更有代入感。
书中有很多独属于作者这样横跨两种文化的人才有的黑色幽默,读到时会忍不住大笑,即使那些文字并没有在刻意搞笑。
南方人物周刊曾评价「何伟的笔下是真中国,是连一些生活在中国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绝认识的中国。」如果你也曾是小镇青年,如果你也曾在三峡上游的城市生活过,相信你一定会认同这句话。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