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慌张

我们把网站上的出发时间由6月7日改为了5月20日。

The World Changes

已经准备好了绝大部分硬件,读了足够多的攻略,还有一部分准备计划在到成都以后完善。就在今天看到了一条新闻,一个父亲带着7岁的儿子进藏,在儿子明显出现高原反应的情况下让儿子『坚持一下』,结果最后误了抢救,儿子夭折了。

我和糖总说过,我不怕死,但我怕你和纸纸有任何闪失,所以我们如果一旦有不适合继续的情况,立马返回到安全地带,哪怕我们把期限延长,遇到路不能走就等,遇到身体不舒服就养,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个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实现目标。

在没有去过的情况下,从纸上得来的318总是凶险的。用腾讯街景地图模拟了线路,确然壮丽又威严。

毕竟准备越来越充分,这些担忧都渐渐变淡了,最近的日子里我反而在思考一些本心的困惑,回到了《两人一狗去拉萨》第一篇提到的那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出发

我喜欢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显然我并不喜欢大城市的生活,在杭州,我喜欢滨江,即使在杭州生活了四年,我还是喜欢活动在最初来杭州时候的滨兴小区一代,那里是农民回迁区,有着农村式的吵闹,却没有城市化的繁荣。

我对杭州的期许并不是能在这里扎根,从烟台龙口的小渔村走出来,做一个城里人。而是利用小地方没有的机会,赚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从而有能力回到我更心仪的小地方从头开始。

每天听到身边的议论大多是去哪出国游,代购哪里的奶粉,BAT谁家年终奖多少,在哪又买第几套房,听着很烦呐。为什么身边的人不能去聊一聊兴趣呢,聊聊电影、游戏、书,某些新的理论或者设计。也就是说,我很不喜欢被消费环绕的生活,而向往被文化环绕的生活。

拥有阿里巴巴的杭州也逐渐拥有了一大批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这个中国互联网第三极只会越来越喜欢聊钱。

我想去一个我能听懂并且会说方言的地方生活,这样不会觉得是旅居。

社会化进藏

我看到『世界这么大,想出去看看』,也看到了唱反调的『旅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对此有另一种想法。我只把旅行当做一种形式,而事情的核心在于,设置一个目标,完成这个目标。如果有条件有能力,这种行为模式本应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里。比如水管坏了,买新水管,修好;需要一个架子,买来,组装。更硬核的玩法含有更简陋的原材料和更不可思议的成品目标。

但我们的工作并没有这种行为模式,每个人负责的部分被拆碎了,大部分人不能纵观全局指向掌舵。于是大家都在埋头忙活一些被规定好了的内容,薪水更像是一种周期投食,永远都没有Set and Get的快感。

所以我把进藏也当做一个目标,西藏可能在无数人的语言践踏下变得廉价和庸俗,但它只是我的一个目标,正如我离开安逸的猪场加入创业团队做了两个产品一样,都是wish list上的一个勾。至于这一路上收获的武汉老友、重庆火锅、成都安逸,都是白赚来的,多一分有一分的喜悦满足。

我有一个好友杨小贱,他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关闭了朋友圈的朋友。我曾经也试图关闭,但只坚持了三天。

我也有过两三天没发朋友圈的经历,这些日子不是打游戏打了一整天乐不思蜀,就是在外面开车疯玩,总之是完美充实的。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圈,需要所有有广播功能的社交网络?

引用一句话用来佐证社交永远有无限机会的名言: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我问自己,进藏到底是一次追寻自我还是一次直播?大部分时候,我们在朋友圈里都在扮演着自己,其实不用深作解释就能了然:我们的生活是口语化的,而朋友圈是书面语化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经扮演了自己。

我在用一些软件,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惯:

  • 觉得健康的阳光的值得分享的写在博客里

  • 真实的即时的负面的想法写在日记里(Day One)

  • 有趣的随意的写在朋友圈

这三个我哪个才是真实的呢?其实都是又都不是,博客和朋友圈里的自己都有很大的演绎成分,但日记里的自己算是真实的吗?里面缺少了理性的成分,而日记本身正是理性的盒子,防止里面的内容外泄。

矫情

有时候心里也会想,这人怎么这么矫情,每件事情都想这么多,去做不就完了么?

不过这可真是天生的了,我也好羡慕那些拥有质朴心灵的人呐。

下一篇文章将在下周发出来,届时会把我做的准备都拍照片展示出来。开始正式带大家感受进藏的氛围!!

Comments
Write a Comment